1、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吵袭
译文:明月顷改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,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。
2、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
【资料图】
译文: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,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。
3、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译文:太阳雀碰判依傍山峦渐渐下落,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。
4、深林人不知,明月来相照。
译文: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,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。
5、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
译文: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,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。
6、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。
译文:群山中的鸟儿飞得不见踪影,所有的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。
7、荆溪白石出,天寒红叶稀。
译文:荆溪潺湲流过白石粼粼显露,天气变得寒冷红叶落落稀稀。
8、山光物态弄春晖,莫为轻阴便拟归。
译文:春光幻照之下,山景气象万千。何必初见阴云,就要匆匆回家。
9、独怜幽草涧边生,上有黄鹂深树鸣。
译文: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,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。
10、一天秋色冷晴湾,无数峰峦远近间。
译文:无边秋色,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;远远近近,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。
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。——唐·刘长卿《别严士元》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。——唐·杜甫《曲江对酒》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雀顷寺桃花始盛开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大林寺桃花》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——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浓绿万枝红一点,动人春色不须多。——北宋·王安石《咏石榴花》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——北宋·苏轼《春霄》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——南宋·叶绍翁《游园不值》此夜中秋月,清光十万家。——清顷仔陆·邹祇谟《中秋京邸》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天地山水雄鸡一唱天下白。——唐·李贺《致酒行》野旷天低树,江清月近人。——唐·孟浩然《宿建德江》野旷沙岸净,天高秋月明。——南朝·谢灵运《初去郡》天苍苍,戚搭野茫茫,风吹草低见牛羊。——北朝民歌《敕勒歌》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——唐·李白《蜀道难》青山看不厌,流水趣何长。——唐·钱起《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》
1、月出惊山鸟,时鸣春涧中。王维《鸟鸣涧》
2、春路雨添花,花动一山春。秦观《好事近》
3、春雪满空来,触处似花开。东方虬《春雪》
4、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乐府古辞《长歌行》
5、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韩愈《早春》
6、乱条犹未变初黄,倚得东风势便狂。曾巩《咏柳》
7、春风一夜吹乡梦,又逐春风到洛城。武元衡《春兴》
8、春风如醇酒,着物物不知。程致道《过红梅阁一纳前首》
9、芳树无袭芦人花自落,春山一路鸟空啼。李华《春行即兴》
10、朱雀桥边野草花,乌衣巷口夕阳斜。刘禹锡《乌衣巷》
1、山清水秀:形容风景优美。
2、水光山色:泛指山水景色。
3、水软山温:形容景色幽雅。
4、春意阑珊:春意,春天的气象;阑珊,将尽、将衰。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。出处:南唐李煜《浪淘沙》:“帘外雨潺潺,春意阑珊。”
5、冰消雪融:像冰一样消融,像雪一样熔化。比喻事物彻底崩溃消失。也用来描写初春的景色。
6、洞禅清风月无边:极言风景之佳胜。
7、柳烟花雾: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。
8、名山胜川:风景优美的着名河山。
9、桃李争辉: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。用以形容春色美丽。出处:元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三折:“花也,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,花也,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。”
10、目酣神醉:形容景色优美令人陶醉。
标签:
关键词: